close

在軸承的應用上, 有許多地方是有溫度很高的熱源的, 熱經由傳導與/或對流, (甚至有些情況還加上輻射)的方式使軸承長時間處與高於200度C以上的狀況下運轉, 在這些地方的軸承損壞率較一般操作溫度狀況下來得高, 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卡死, 但這是在最後所呈現出來的, 在這之前軸承尚能轉動的時候, 震動與噪音都應該是很明顯的了.卡死的軸承很難拆卸下來, 常常必須以切割的方式拆卸, 這大都也會傷及機軸, 停機和機件換修的成本很高,如果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在高溫狀況下運轉的軸承使用壽命延長,拉大軸承更換的周期,就等於是在提高稼動率和降低維修成本.

卡死的軸承,通常有著嚴重磨損的(甚至有一些是破碎的)滾動體(balls or rollers)和內外圈(inner ring/outter ring),它們的顏色有些是帶些褐色,有些帶深藍色,甚至有些地方十分光亮.當然也有扭曲或斷裂的保持器(cage或retainer).還有乾涸結塊的潤滑脂或者碳化的潤滑油.看到這般慘狀,多數都會認為是所用的潤滑脂或油不耐軸承所承受的高溫而不能充分潤滑與保護軸承,這是很好的答案,完整一點的考量要將軸承納入. 200度C以上的溫度對潤滑脂或油來說是很高的溫度,毫無疑問地必須依照軸承所受溫度,負荷,轉速慎選潤滑油脂,200度C以上的高溫對軸承鋼例如SUJ2( or ASTM52100, 100Cr6)的硬度與軸承運轉間隙也有很大的影響.

軸承部位的溫度會高於200度C,大都是因為無法採用液體潤滑,藉由循環的方式散熱與降溫.採用潤滑脂雖然很方便,但是有些難以克服的缺點,像散熱性和過濾性就是其二.

耐高潤滑脂以其中的組成物所依據的潤滑機制來說 可以分為兩大類型,第一類潤滑基礎油+增稠劑+添加劑所製成,第二類則是由固體潤滑物質+黏合劑所製成.第一類耐高潤滑脂又可分為有滴點與所謂無滴點兩種,但是無論有沒有滴點,這一類潤滑脂的經常工作溫度最高不要超過300度C,因為這時有滴點的幾乎都會從軸承流失,無滴點的則會在軸承裡留下乾涸的無機物卡住軸承滾珠或滾子.第二類耐高溫潤滑脂最常見的是含有石墨或二硫化鉬或聚四氟乙烯(PTFE),這些固體潤滑劑經常工作溫度大約在300~330度C,在這種高溫之下靠著固體潤滑物質本身分子結構之間所具有的減摩特性來潤滑.溫度再高於330度C,在大氣環境之下這些固態潤滑劑會有氧化與聚四氟乙烯熔點的問題.

有高溫熱源的作業中,軸承所在的部位,都應先藉由像是隔離和散熱等等方法來降低軸承受到熱源的影響,想想汽機車引擎的器冷水冷散熱,或夏天打陽傘隔離日照,應該不難降低一些溫度.350度C以上的情況要選擇的潤滑劑,又是不同種類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js 的頭像
    cjs

    cjs的部落格

    cj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